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秦克章研究员为地科系师生作精彩学术报告

编辑 :系统管理员    时间 :2013-03-11    访问次数 :1366

     201338上午,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秦克章研究员应bwin官网中国官网“求是理学论坛”的邀请在地球科学系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主题为斑岩铜--钼成矿系统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秦克章研究员,1985年bwin官网中国官网地科系学士毕业,1997年获日本北海道大学理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8年至今任《矿床地质》杂志副主编。主编Resource Geology 专辑1期。系SEGSGAIAGODSRG四大国际专业学会的Fellowship。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6项。1998年入选国家七部委跨世纪人才,曾获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1999)、中国青年科技奖(2001)。先后承担或参加完成了30余项国家及部门重点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130余篇,合著3本。论文被国内外引用达4000余次。

       秦老师以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野外地质实践首先介绍了斑岩系列矿床的基本概念;金属组合受到构造环境的控制,不同的构造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矿床类型。同样的,即使相同的矿床类型也有不同的金属组合。然后,在对斑岩系列矿床的来源有了一个概括的介绍之后,秦老师详细地讲述了青藏地区、我国东部、南美安第斯三个地区不同类型的斑岩型矿床。尤其是秦老师在青藏地区做了大量的野外及室内研究工作,尽管工作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且对人类的生存极限也提出挑战的这样一种环境下,仍然取得了很多成果和重大突破,得到了西藏地方政府和地质科学专家等的好评和赞赏。基于多年的研究工作,他将青藏地区的斑岩系列矿床分为三类:俯冲、主碰撞、晚碰撞斑岩系列矿床,代表了它们形成于三种不同的构造背景下,使得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秦老师的介绍,大家对青藏地区的斑岩型矿床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驱龙斑岩铜钼矿,以其1100万吨的超大储量成为我国第一大铜矿。然后,秦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我国东部中生代三期斑岩钼矿的基本特征及秦老师亲自参与考察和研究的安第斯山斑岩铜矿和浅成低温金矿。最后,秦老师对不同的斑岩系列矿床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和总结。

       报告中,秦老师通过大量的资料和图片向在场的各位老师和同学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斑岩系列矿床的成矿作用,将自己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和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在近两个小时的学术报告中,秦老师详细介绍了斑岩铜--钼矿成矿系统,着重解释了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特征及规律,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并指明了方向,使在座的师生以及特地从野外现场赶来参加报告会的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的杨总工程师等都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报告结束后,很多师生和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杨总等都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提出了一些地质找矿和勘探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秦老师更是耐心、细致地一一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讨论气氛非常热烈,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最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秦老师为大家带来的精彩报告。